|
|
| 新聞中心 |
|
垃圾填埋場減排新規出臺,全球碳信用機制迎重磅更新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11-7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訊 2025年10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負責建立《巴黎協定》國際碳市場機制的機構正式通過了其首個碳信用機制方法學,該方法學專注于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管理。標志著全球碳信用機制進入“實質運行階段”,為各國提供了一種標準化、可核算的減排方法,也為碳匯林網關注的碳匯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突破性進展
聯合國機構最近通過的首個《巴黎協定》碳信用機制方法學,規定了如何管理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并使其符合獲得聯合國支持的碳信用資格。
這一方法學的編號為A6.4-AMM-001,名為“垃圾填埋氣的燃燒或利用”,于2025年10月30日正式生效,有效期5年至2030年10月29日。
作為全球首個針對垃圾填埋氣全鏈條利用的專項6.4機制方法學,其核心目標是通過規范垃圾填埋氣的捕獲、燃燒與能源化利用流程,最大化甲烷銷毀與高排放能源替代的協同減排效應。
二、甲烷排放:氣候變暖的隱形推手
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其全球變暖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28倍。垃圾填埋場是全球第三大人為甲烷排放源,約占全球人為甲烷排放量的18%。
近期,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團隊利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技術,對全球垃圾填埋場甲烷排放進行了系統評估。研究發現,露天垃圾場的甲烷排放平均強度是衛生垃圾場的4.8倍,表明垃圾填埋場的管理方式顯著影響其甲烷排放。
三、方法學的核心機制
3.1.覆蓋范圍廣泛
方法明確了三類適用活動場景:直接燃燒垃圾填埋氣以銷毀甲烷;利用垃圾填埋氣生產電力或熱力以替代化石能源發電/供熱;將垃圾填埋氣升級為生物甲烷后,通過天然氣管網、專用管道或卡車供應給終端消費者,替代傳統天然氣。
3.2.創新性設計
該方法學引入了“遞減調整”概念,以逐步降低項目的核證減排量水平,對不同方案適用不同的下降速率。
對于僅燃燒甲烷的項目,其核證水平下降更快;而將甲烷用于能源生產的項目則可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的核證水平。這一設計鼓勵更優方案、促進創新,同時避免鎖定不可持續的做法。
3.3.嚴格額外性論證
項目活動需滿足方法學設定的嚴格前提條件,包括通過法規分析、避免鎖定分析、投資分析和常規實踐分析四項嚴格測試。
只有四項均得出“正向”結論,項目才可視為具備額外性。這一設計確保了只有超出“常規業務”范圍、真正推動氣候目標實現的活動才會獲得信用額。
四、與CDM方法學的差異
A6.4方法學可視為CDM(清潔發展機制)時期的繼承與深化版,在保持基本邏輯不變的同時,吸收了20年碳市場實踐經驗與政策新要求。
在適用范圍上,CDM下多數項目僅限于垃圾填埋氣焚燒或發電,而A6.4-AMM-001則擴展到供熱、生物甲烷提純與注入燃氣管網等多用途能源利用。
在額外性判定上,CDM主要依賴投資分析+法規分析,而新方法學將額外性擴展為四維體系,新增的避免鎖定分析要求項目不得延續高排放路徑、阻礙更低碳替代方案。
在基線設定上,新方法學引入了基線下調機制,要求在基線估算后,根據當地法規、現行最佳可得技術和常規實踐進行再校正,體現了動態、保守、政策敏感的基線邏輯。
五、技術監測進展
隨著新方法學的實施,甲烷排放監測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程天海研究員團隊利用30米空間分辨率和10納米光譜分辨率的遙感衛星,結合匹配濾波算法和積分質量增強法,開發了一種精準量化垃圾填埋場甲烷排放的新方法。
這種技術可以在全球范圍內以更高的時空分辨率統一量化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這是傳統方法無法實現的。它不僅提高了垃圾填埋場的監測精度與廣度,為全球甲烷排放監測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也有望為全球減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六、全球實踐與案例
6.1.阿根廷的進展
2025年6月,氣候行動儲備組織董事會通過了《阿根廷垃圾填埋場議定書》,為阿根廷垃圾填埋場安裝氣體收集和銷毀系統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的量化、監測、報告和核查提供了指導。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辦事處的數據,阿根廷24.5%的城市固體廢物被處置于露天垃圾場,9.9%被處置于受控垃圾場,65.6%被處置于垃圾填埋場。
6.2.巴西的典范
拉丁美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卡伊拉斯衛生填埋場,位于大圣保羅地區,如今已成為能源轉型的象征和全球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創新的典范。
自2006年以來,卡伊拉斯衛生填埋場已認證超過960萬個碳信用額度,對巴西氣候議程做出了重大貢獻。通過先進的工程系統,捕獲的甲烷被導向兩個目的地:燃燒并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或凈化后用于發電。
6.3.美國的創新
在美國加州,一些創新項目也取得了進展。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使用美國沼氣委員會的沼氣碳核算工具,驗證了加州尤洛縣中央垃圾填埋場的碳負強度路徑。
該項目的碳強度值為-101gCO2e/MJ,是迄今為止加州低碳燃料標準中最具碳負性的垃圾填埋氣路徑。
七、中國的行動與機遇
在中國,甲烷排放控制也在穩步推進。2025年7月,北京市印發實施《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旨在有力有序推動甲烷排放控制,協同推進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和污染防治,強化甲烷回收利用。
《行動方案》明確,到2030年,北京將形成較為完善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標準體系和統計核算體系;重點領域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甲烷資源化利用取得較大進展。這一行動與國際新方法學相呼應,為中國參與全球碳市場創造了條件。
中國早期CDM填埋氣項目超過150個,積累了豐富數據,若在國內獲得國家自主貢獻(NDC)授權,這些經驗項目有機會升級為高標準碳資產A6.4ERs。
作為碳匯領域的專業平臺,碳匯林網認為這一方法學的通過將為全球碳市場帶來重大影響,尤其是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碳市場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徑和更低的門檻。
八、前景展望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方法學的發布填補了全球垃圾填埋氣領域6.4機制核算標準的空白,預計將推動全球每年新增數千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減排量。
根據A6.4監督機構表示,林業、農業和工業等行業的關鍵方法仍在等待批準,他們將在巴西貝倫舉行的COP30大會之前逐步推進方法學落地工作。
碳匯林網觀察到,隨著更多方法學的陸續發布,如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方法學,全球碳信用機制將進一步完善。未來十年,隨著各國尋求提高氣候雄心并以更經濟的方式實施國家行動計劃,這一機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碳匯林網而言,這一進展不僅提供了新的專業內容方向,也為中國碳匯項目參與全球市場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