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聞中心 |
|
全球氣候治理迎轉折點,COP30開啟行動新征程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11-11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網訊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舉行,恰逢《巴黎協定》達成十周年,全球氣候治理正邁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階段。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25年排放差距報告》,目前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巴黎協定》締約方提交或宣布了包含2035年減排目標的更新版國家自主貢獻。
1、大會聚焦:從承諾到落實的關鍵十年
COP30大會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舉行,來自各國政府、國際組織的代表與會,圍繞溫室氣體減排、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融資等關鍵議題展開磋商。《巴黎協定》核心機制是國家自主貢獻,今年是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提交的關鍵節點。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貝倫氣候峰會上強烈警示:“氣候危機正在加速”,“氣溫每上升零點幾攝氏度,都將加劇饑餓、流離失所與各類損失”。他呼吁各國加速減排、淘汰化石燃料、強化森林與海洋保護,希望此次大會開啟“加速發展和落實行動的十年”。
COP30首席執行官安娜·托尼表示,更多國家及時提交目標,彰顯了全球氣候治理機制的不斷強化,也體現了各國履行減排與適應計劃的責任擔當。
2、嚴峻現實:雄心與行動之間的差距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顯示,除一些國家提交承諾進展緩慢外,不少國家甚至無法按計劃實現其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即使全面兌現現有承諾,本世紀全球變暖幅度仍將達2.3至2.5攝氏度,超出《巴黎協定》設置的2攝氏度目標。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在大會開幕式上強調,亞馬遜河由大量支流匯聚而成,“貝倫大會的成果也必須以相同方式獲得——通過百川匯流的國際合作來凝聚力量”。
瑞士環境大使費利克斯·韋爾特利指出:“我們目前并沒有走在實現1.5攝氏度目標的軌道上”,但自2015年以來取得的進展是明顯的,預計變暖幅度已從4攝氏度降至約2.3至2.8攝氏度。
3、資金博弈:氣候融資成為關鍵議題
本次大會的關鍵議題包括彌合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減排與資金問題上的分歧。古特雷斯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實現到2035年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3萬億美元氣候融資的目標。“發達國家必須率先每年籌集3000億美元的融資;發展中國家必須在COP30后獲得一套能夠實現公平、尊嚴和機遇的氣候正義方案”。
巴西總統盧拉表示,希望本次大會能夠避免空談、聚焦氣候承諾的落實。他提出在聯合國框架內建立確保環保等措施有效執行的治理機制,探討如何對不遵守氣候承諾的國家采取懲罰措施。
4、中國行動: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力量
在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時刻,中國提交了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歷史性地擴展到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COP30前夕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全面展示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舉措和成果。
白皮書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基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中國已構建了全球最系統完備的碳減排政策體系——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5、南南合作:氣候治理的新亮點
南南合作成為本次大會的一個亮點。巴西總統盧拉特別指出,巴西與中國在新能源等方面有深入合作,中國在能源轉型領域為各國樹立了典范。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國已與43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5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
據中國代表團介紹,中方在大會期間將舉辦多場中國角活動,其中一天將是專門的“南南合作日”。
巴西拉丁美洲一體化聯邦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費爾南多·羅梅羅·懷默指出,美國等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不力的行為,反而促使全球南方國家加快探索自主多元的能源轉型模式與氣候融資方案。
6、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投資創紀錄
能源轉型是實現減排目標的關鍵,也是此次大會的焦點議題之一。《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透露,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達2萬億美元,是化石燃料領域投資的兩倍。
全球新增電力裝機容量中90%來自可再生能源。斯蒂爾強調,“即使進展顯著,各國仍需深化合作,確保所有國家共享清潔能源革命成果”。
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截至2025年8月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6.9億千瓦,達到2020年的3倍以上,貢獻了2020年以來約80%的新增電力裝機。
7、森林保護:亞馬遜與全球生態治理
此次大會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首次在亞馬遜地區舉辦。作為亞馬遜雨林主要覆蓋國,東道主巴西高度重視雨林保護。巴西總統盧拉在大會開幕前宣布正式啟動“永遠的熱帶雨林基金”,創新雨林保護機制。目前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國家明確表示支持該基金。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于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如碳匯林網專家所指出的,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于減排,通過植樹造林來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是實現氣候目標的重要措施。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對于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碳匯林網作為專注于碳匯領域知識傳播的專業平臺,將持續跟蹤COP30大會進展,為全球讀者提供最新、最專業的氣候治理和碳匯市場分析。
全球氣候治理猶如亞馬遜河,由無數支流匯聚而成,只有通過百川匯流的國際合作,才能凝聚起應對氣候變化的強大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