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聞中心 |
|
重磅|歐盟中國等11方成立全球碳市場聯盟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11-12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網訊 2025年11月8日,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上,全球碳市場迎來轉折點。巴西主導的“開放合規碳市場聯盟”正式成立,歐盟、中國、英國、加拿大、智利、法國、德國、墨西哥、贊比亞及阿曼等11個國家共同加入。
這一聯盟旨在建立一個跨國合作框架,協調各國碳定價機制、排放交易體系及相關政策,實現“互通、透明與可信”的全球合規碳市場網絡。
1、打破壁壘:全球碳市場走向統一
碳市場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工具,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標準不一”的核心痛點。各國各自采用獨立的監測、報告與核查(MRV)系統,導致同等規模的碳信用在不同地區價值、可信度天差地別。區域市場相互割裂,嚴重限制了碳交易的流動性和經濟潛力。開放合規碳市場聯盟的成立,正是為了破解這一難題。
巴西財政部副執行秘書拉斐爾・杜貝烏斯直言:“與全球主要經濟體達成共識,我們正在制定通用規則,為各國標準協調鋪平道路。”
2、聯盟構成: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
這場被巴西財政部稱為“歷史性一步”的倡議,集結了全球主要經濟體和碳市場參與方。巴西擔任了整個倡議的推進主導者,負責協調各國技術參數對齊,成為全球碳市場治理的核心推動者。
聯盟涵蓋11個國家級經濟體,包括巴西、中國、歐盟、德國、法國、加拿大、英國、墨西哥、智利、亞美尼亞、贊比亞,覆蓋了全球主要碳減排潛力區和經濟體。
歐洲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代表歐盟簽署了宣言,強調與巴西及其他伙伴合作擴大合規碳市場范圍的承諾。
3、市場痛點:碳信用價值失真
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標準是全球碳市場難以規模化發展的關鍵障礙。MRV系統各自為戰:各國自行制定碳排放的監測、報告和核查標準,沒有統一的技術參數和操作規范。
碳信用價值差異巨大:同樣是“減少1噸碳排放”所對應的碳信用,在不同國家可能面臨價值不等、可信度不被認可的問題,導致跨區域交易難以開展。
市場割裂限制潛力:區域碳市場之間無法互聯互通,碳信用無法自由流通,既降低了交易流動性,也削弱了碳市場對全球減排的推動作用。
業內專家表示,標準不統一讓很多企業的減排成果難以轉化為穩定的金融收益,也讓投資者對碳市場望而卻步,成為制約綠色金融發展的“絆腳石”。
4、中國角色:分享碳市場制度設計經驗
在COP30會議上,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表示,“碳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模式,應根據各自實際,探索符合國情的建設經驗和最佳實踐。”
李高指出,考慮到中國碳排放尚未達峰,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根據強度控制的思路,采用基準線法免費分配配額,不對企業碳排放量設絕對上限,與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節奏和力度保持一致。
中國在過去10余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基礎上,于2021年和2024年先后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兩個市場既各有側重、獨立運行,又同向發力、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中國碳定價的主體形式。
李高強調,數據質量是碳市場的生命線,也是世界各國碳市場建設面臨的共同挑戰。過去幾年,中國建立了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強化數據質量基石,基本滿足了市場建設運行需要。
5、聯盟計劃:制定國際統一導則
此次簽署的合作承諾,明確了具體行動方向和目標。
經驗共享機制:11方將互相分享在碳排放監測技術、碳核算方法、碳信用交易流程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取長補短。
制定國際導則:計劃在未來數月內,聯合推出全球碳市場治理的國際導則,明確統一的技術參數、核查標準和交易規則。
強化市場公信力:通過統一規則,讓碳信用的生成、交易、核銷全流程更透明可追溯,提升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對碳市場的信任度。
這意味著,未來企業的減排行為無論發生在哪個國家,所產生的碳信用都將遵循同一標準,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通和交易,真正實現“減排即收益”的全球統一機制。
6、全球碳市場現狀
根據世界銀行2025年6月的數據,目前全球有80個碳定價工具在50多個國家運行,覆蓋了全球28%的溫室氣體排放。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作為全球首個主要碳市場,運行20年來已覆蓋部門的排放量相比2005年減少了50%,并通過拍賣收入籌集了超過250億歐元,用于可再生能源、能效和清潔交通項目。2024年4月,歐洲委員會成立了國際碳定價與市場外交工作組,協助合作伙伴國家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和碳定價機制。
巴西認為,碳市場整合可能是COP30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這將促進貿易并最終幫助減少排放。
7、深遠影響:為全球碳中和注入金融動力
此次全球碳市場規則統一協議的簽署,對全球氣候治理和綠色經濟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激活全球碳交易潛力:統一標準將打破區域壁壘,大幅提升碳信用的流動性,讓碳市場規模實現質的飛躍,為全球減排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
降低企業減排成本:企業無需再適應不同國家的復雜標準,減排成果能更便捷地轉化為經濟收益,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參與減排的積極性。
推動全球碳中和目標落地:透明、統一、高效的碳市場,將加速資金向綠色產業傾斜,助力各國更快實現碳中和承諾。
作為碳匯領域的專業機構,碳匯林網認為這一聯盟的成立將極大推動全球碳匯項目的發展,為林業碳匯等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碳匯林網觀察到,聯盟成員國計劃在未來數月內制定國際統一導則,這意味著碳信用——這種將減排行為轉化為金融資產的工具,在全球范圍內將擁有同等權重和公信力。
全球碳市場正從割裂走向統一,從碎片化走向整合。隨著國際導則的逐步落地,全球碳市場將進入“統一規則、自由流通”的新時代,為人類共同的綠色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