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聞中心 |
|
報告警示:剛果盆地碳匯能力面臨失控,全球最大熱帶碳匯或十年內臨界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11-12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網訊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在COP30氣候大會上發布的科學評估報告發出了嚴厲警告:剛果盆地——這個地球上最大的凈碳匯之一,正面臨日益嚴重的不可逆破壞風險。
該報告指出,如果不立即采取基于科學的行動,這片儲存著高達290億噸碳的巨大生態系統可能面臨臨界點。
1、不可替代的碳匯寶庫
剛果盆地作為僅次于亞馬遜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其生態重要性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根據《自然通訊》最新研究,僅剛果盆地的泥炭地就儲存了約290億噸碳,相當于全球三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這片廣闊的濕地和森林系統是超過1.1萬種動植物的家園,養育著數千萬人口,更是全球20%物種的庇護所。
非洲濕地作為全球重要的碳匯和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其碳儲量高達54±11GtC,遠超歐洲的12-31Gt。其中,剛果盆地擁有非洲最大泥炭地集群,面積達165,250平方公里,占全球泥炭地碳儲量的41%。
2、迫在眉睫的威脅
中非森林委員會的研究表明,2015至2020年間,剛果盆地每年有近1.9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遭到破壞,主要原因是農業擴張和采礦活動。2015至2020年間,剛果盆地每年有近1.9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遭到破壞。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5月,剛果民主共和國宣布允許石油公司競標橫跨該國一半以上國土的石油區塊鉆探權,這些區塊覆蓋了歐盟支持的“綠色走廊”大部分區域。
地球洞察報告指出,這些新的石油區塊覆蓋了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半以上的地區,威脅著大片具有重要生態意義的區域,并擾亂了當地居民的生計。
碳匯林網專家指出,這種開發活動可能會破壞泥炭地,而泥炭地儲存的大量碳對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在這種澇漬和富含碳的土壤中進行采掘開發會帶來災難性的風險。
3、科學報告的警示
在巴西貝倫召開的COP30氣候大會上發布的科學評估報告強調,剛果盆地與世界其他主要熱帶森林正面臨升級且前所未有的壓力。對于剛果盆地和婆羅洲來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面的科學評估,綜合了跨學科和跨區域的知識。
報告強調,剛果盆地的森林和泥炭地是“不可回收”的碳資源,如果這些碳被釋放,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回到之前的狀況,很可能引發氣候災難。
科學家們警告,如果不立即采取基于科學的行動,地球可能失去對氣候穩定和人類福祉至關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態系統。
4、社區保護的力量
然而,在危機之下,也存在希望的曙光。碳匯林網從當地保護案例中發現,當當地社區被賦予保護森林的權利和責任時,往往能產生顯著效果。在喀麥隆的賈動物保護區外圍,環境署主導的“剛果盆地景觀倡議”幫助當地居民掌握了無需開墾荒地就能提高可可產量的方法。
26歲的梅托奧表示:“現在我家可可豆能賣出溢價,既維持了生計又有了投資資本。”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英甘達村,村民通過“森林社區基金”獲得現金補助,條件是他們承諾保護部分土地不被開發。這一轉變使動物數量上升,因為村民已不再以獵殺野味為生。
5、資金與政策挑戰
盡管當地社區保護努力取得成效,但資金不足仍是剛果盆地保護的主要障礙之一。碳匯林網了解到,同性質的資金之間常見排擠效應,而且如何確保資金到達實地工作的人員手中也是一大挑戰。
今年COP30上,巴西提出了“熱帶雨林永尚基金”,但法國和加彭發起的“貝倫呼籲保護剛果盆地森林”倡議,計劃五年內籌集超過廿五億美元,幫助保護這片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兩個同為保護雨林、牽涉資金的計畫強碰,不只可能搶走巴西旗艦倡議的風頭,資源更可能分散,不利實質推進。
與此同時,剛果民主共和國通過努力保護和恢復邁恩東貝省的森林,減少了389萬噸的碳排放,從而從世界銀行的森林碳伙伴基金獲得了1947萬美元。這筆款項的很大一部分將捐給當地社區和原住民,他們正在幫助領導當地的森林保護工作。
6、可持續金融的潛力
世界經濟論壇建議非洲發展可持續金融,賦能碳市場,以解決巨大的氣候資金缺口。非洲到2030年的氣候融資需求預計高達2.5萬億至2.8萬億美元,這些資金將同時用于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兩大領域。
非洲碳市場倡議(ACMI)的系統性推進,設定了2030年碳信用額產量從2021年2200萬噸提升至3億噸的量化目標,同時帶動60億美元收益和3000萬個就業崗位。
碳匯林網認為,完善碳市場機制建設,建立高質量、高誠信的碳市場,包含嚴格的驗證系統,確保碳信用項目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是保護剛果盆地碳匯能力的關鍵之一。
碳匯林網專家指出,隨著COP30大會在巴西貝倫舉行,剛果盆地的命運正受到國際社會更多關注。科學家們強調,保護這片巨大的碳匯不僅關乎非洲,也直接影響全球氣候穩定性。
正如清大永續學院院長范建得所提醒的,熱帶雨林基金后續運用方式仍充滿未知,錢繳給當地政府后,如何追蹤、如何避免貪腐問題,都是后續挑戰。
而這一切努力的背后,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一片遙遠的森林,更是為了維護全球氣候系統的穩定,這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