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聞中心 |
|
東盟統一碳市場邁出關鍵一步!印尼COP30重磅倡議獲多國響應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11-16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網訊 “我們的碳治理不僅僅是為了減排,更是為了確保向綠色經濟公正轉型。”印尼環境與環境部長漢尼夫在COP30印尼pavilion的發言擲地有聲。他詳細闡述了印尼的戰略,即確保碳收入為當地社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并強調“我們的利益分享機制和基于結果的支付系統確保碳交易收益直接惠及人民”。
1、東盟統一碳市場愿景
在COP30東盟展館的對話會議上,漢尼夫部長闡述了印尼推動東盟碳市場發展的堅定立場。他呼吁東盟大家庭形成集體力量,共同建立一個包容、透明、高誠信的碳市場。
“一個愿景、一個身份、一個社區”的理念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指導東盟碳市場發展的基本原則。
漢尼夫強調,印尼的國家發展戰略已完全將氣候議程納入其中,通過《2050年低碳和氣候韌性長期戰略》和第二個國家自主貢獻來實現這一目標。印尼的第二份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包含了更具雄心的絕對排放目標——到2035年,LCCP-L情景下為12.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高情景下為1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2、印尼的碳市場基礎
印尼推動區域碳市場合作的信心來源于其國內扎實的碳市場制度建設。據漢尼夫介紹,印尼對現代氣候治理的承諾已通過2025年第110號總統條例得到加強,該條例正式向全球交易開放了印尼碳市場。這一碳市場的實施得到了國際碳交易強化的支持,包括通過IDXCarbon和與五家領先的全球碳標準機構簽訂的互認協議合作。
這些機構包括:GoldStandard、GlobalCarbonCouncil、PlanVivo、Verra和PuroEarth。
在COP30上,印尼還推出了名為“氣候行動碳連接”的氣候外交創新,漢尼夫保證這將作為高誠信碳市場框架內的合作空間。
碳匯林網了解到,印尼還致力于確保性別平等和社會包容成為其氣候政策的支柱,在氣候創業、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土地管理的能力建設項目中優先考慮婦女和青年。
3、東盟碳市場合作動態
東盟內部碳市場合作已呈現出積極態勢。新加坡與泰國最近簽署了《巴黎協定》第6條下的實施協議,這是新加坡與東盟國家的首個此類協議。
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長ChalermchaiSri-on表示,這一合作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東盟能夠推動高質量、與國際接軌的溫室氣體減排”。同時,東盟共同碳框架(ACCF)在COP30上報告了一年來的進展。
ACCF的工作計劃圍繞三個核心支柱組織:供應與需求、市場基礎設施、戰略傳播和能力建設,并將政策和監管協調以及試點項目作為跨領域優先事項。ACCF指導委員會主席RenardSiew博士表示:“過去一年中,ACCF已從一個概念發展為更具體的工作計劃,建立了共享原則和方法,幫助各國朝同一方向前進,增強東盟碳市場的互聯性。”
4、挑戰與風險
盡管東盟碳市場前景廣闊,但實施過程中仍面臨不少挑戰。碳匯林網分析師指出,東盟碳稅實施的主要挑戰在于如何在不破壞現有能源補貼或給消費者帶來更高成本的情況下征收碳稅。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雖然已宣布或實施碳定價機制,但如何平衡碳定價與能源補貼之間的關系成為關鍵問題。
威廉姆斯商業咨詢公司創始人GeoffreyWilliams指出,“在征收碳稅以減少排放的同時,又對石油和hydrocarbon產生的電力進行補貼,存在矛盾”。
對印尼碳信用完整性的質疑也不容忽視。專家警告印尼的碳信用可能成為“熱空氣”,因為其氣候目標被評為“嚴重不足”。這意味著許多聲稱的減排可能不是真實的、額外的或永久的——尤其是基于森林的項目。印尼環保組織WALHIPapua的執行董事MaikelPeuki批評政府過于關注碳交易,使印尼的COP30使命變得“過于交易化”。
碳匯林網認為,確保公平的利益分配和防止投機交易對維護市場完整性至關重要。
5、區域合作的路徑
東盟碳市場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區域協調與合作。日本環境省副大臣DoiKentaro在COP30對話會上重申了日本通過聯合信用機制(JCM)加強合作的承諾。
日本還宣布計劃在2025年啟動JCM實施機構,并強調早期私營部門參與對確保碳市場區域整合成功的重要性。
文萊氣候變化秘書處主席AhmadZaiemaddien強調,東盟需要在全球氣候危機解決方案中確保戰略地位,他建議通過加強循環經濟和動員實施所需的必要資金來實現這一目標。
森林和土地利用部門的碳信用作為印尼最大的賣點,也是風險最高的領域之一,存在過度信用、泄漏和非永久性的高風險。持續發生的火災和森林砍伐進一步削弱了可信度。碳匯林網認為,建立區域平臺促進東盟碳標準化將大大增強市場完整性,特別是在林業部門,這被認為是脫碳的主要催化劑。
碳匯林網觀察到,隨著COP30的進行,東盟各國代表們穿梭于各個會議室,碳交易桌上的談判日夜不停。這片覆蓋茂密熱帶雨林的土地上,曾經的無形生態價值正在被重新定義。碳市場的競爭已然展開,籌碼很高,但機遇更大。
碳匯林網將持續關注東盟碳市場發展,為讀者提供最新動態和專業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