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聞中心 |
|
全球碳市場重磅合作:11國聯盟在COP30成立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11-21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網訊 2025年11月8日,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上,全球碳市場迎來轉折點。由巴西主導的“開放合規碳市場聯盟”正式成立,歐盟、中國、英國、加拿大、智利、法國、德國、墨西哥、贊比亞及阿曼等11個國家和地區共同加入,代表全球約40%的碳排放。
這一聯盟旨在建立一個跨國合作框架,協調各國碳定價機制、排放交易體系及相關政策,實現“互通、透明與可信”的全球合規碳市場網絡。
1、聯盟誕生:碳市場合作的歷史性時刻
在COP30巴西貝倫會場,各國代表圍繞《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和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展開熱烈討論。碳市場作為市場化減排的核心工具,成為各國落實氣候承諾的關鍵抓手。
巴西財政部副部長RafaelDubeux表示,聯盟成立是COP30的歷史性里程碑:“regulatedcarbonmarket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過與一些世界最大經濟體共同促進這種融合,我們正在制定共同規則,為各國的標準協調鋪平道路。”
聯盟的創建反映了全球對合規碳市場、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之間互動關系日益增長的興趣。這一倡議將在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2、聯盟架構:開放自愿的合作框架
開放合規碳市場聯盟采用開放性、自愿性的參與原則,這一設計使其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參與完全自愿,且僅對表示感興趣的國家開放。在組建了初始成員之后,該聯盟仍將隨時歡迎新成員加入。
截至11月15日的部長級圓桌會議,宣言簽署方已擴大到17個國家加上歐盟,包括巴西、中國、歐盟、英國、加拿大、智利、德國、墨西哥、亞美尼亞、贊比亞、法國、盧旺達、安道爾、幾內亞、新西蘭、摩納哥、新加坡和挪威。
這種開放式的架構為聯盟的未來擴容提供了廣闊空間。根據世界銀行報告,截至2025年6月,全球50多個國家已實施80個碳定價工具,這些國家都有可能成為聯盟的未來成員。
3、核心使命:協調碳定價與市場互聯
聯盟宣言明確了其核心使命——建立一個跨國合作框架,協調各國碳定價機制、排放交易體系及相關政策。聯盟將率先在鋼鐵、鋁、水泥、化肥四大全球貿易緊密關聯且碳密集的基礎工業領域實現突破,這四大行業合計占全球碳排放20%以上。
碳匯林網注意到,聯盟將通過協調碳定價政策,探索碳市場互連的可能性,這對于構建全球統一的碳定價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據巴西財政部碳市場事務副部長CristinaReis介紹,共同加入聯盟的這些國家已覆蓋了全球約20%的碳排放量。
4、工作重點:MRV與碳核算方法學
聯盟將作為一個合作平臺,專注于碳定價機制、監測報告核查系統、碳核算方法學和高誠信碳抵消使用規則等方面的經驗交流。成員將“快速”建立一個論壇,討論碳定價、碳核算、抵消和核查系統方面的經驗和分享教訓,以加速碳定價和貿易的多邊協調。
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正如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在COP30中國角邊會上所言:“數據質量是碳市場的生命線,也是世界各國碳市場建設面臨的共同挑戰!
聯盟推動的MRV合作,將幫助各國提升碳市場數據的可追溯性與可信度。
5、中國角色:從國內實踐到國際貢獻
在COP30大會“中國角”舉行的“中國碳市場高質量發展與經驗分享”主題邊會上,中國與歐盟、巴西共同發起建立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放聯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之一,其經驗備受關注。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介紹,中國于2021年和2024年先后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經過4年多的建設運行,全國碳市場已成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有力舉措和中國碳定價的主體形式。
“今年3月,中國將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納入碳市場管理,擴圍后的碳市場覆蓋了6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李高在COP30中國角表示。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國全國碳市場交易配額累計成交量超7.7億噸,累計成交額超518億元;自愿減排市場也已登記減排量超過1500萬噸。
6、全球視野:各國碳市場發展現狀
歐盟碳市場是運行時間最久的體系,自2005年啟動以來,已將所涵蓋行業的排放量減少了50%,而歐盟經濟卻增長了68%。
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國際關系和氣候金融司司長TatianaAcón表示:
“碳排放交易系統對實現氣候目標至關重要。歐盟已準備好與中國在碳定價方面加強合作,并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立完善的碳定價體系!
巴西也在碳市場建設上邁出重要步伐。據巴西財政部碳市場事務副部長CristinaReis介紹,巴西的合規碳市場有望覆蓋全國15%的排放量。
而在自愿碳市場方面,據估算,到2040年,巴西可能會貢獻全球15%的碳信用額。
7、未來展望:通往互操作性碳市場之路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全球氣候政策項目的研究表明,一個協調碳價的自愿聯盟可以大幅削減全球排放,并為減緩和適應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
聯盟成員將探索促進合規碳市場長期互操作性的方案,采取包容和技術中立的方法,鼓勵知識交流,探索實際合作機會,提高合規碳市場的成本效益。
這項工作將與現有其他碳定價倡議互補,包括2021年啟動的全球碳定價挑戰(GCPC)、2007年成立的國際碳行動伙伴關系(ICAP)等。
碳匯林網觀察到,聯盟的成立標志著全球碳市場從碎片化走向協調互認的重要轉折。正如歐盟代表在COP30上所言:“盡管談判中可能存在分歧,但實際層面的國際合作一直在推進!
隨著更多國家的加入,這個開放聯盟有望成為推動《巴黎協定》目標實現的加速器,為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注入新動力。對于身處碳匯領域的每一位從業者來說,一個更加規范、互聯的全球碳市場正在走來。
|
|
|